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4 (第2/2页)
家的孩子送去学堂读书。在先帝的时期,状元及第意味着前程似锦。柏子青记得,在他小一些的时候,便见过一位姓赵的新科状元,那时整条主道都壅塞不通。人群一重重地相叠,他随着母亲长平公主坐在轿辇中,被人群挤的来回摇晃。那时长平公主便与他感慨:岭云回首新金榜,玉阙高看到海门。什么前程似锦,走上人生巅峰,都不为过。柏子青想,这个科举可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也难怪有人要在这上面动手脚。他将张珣几人的试卷都翻开,从帖经和策问看起,一边在另一张新纸上涂涂画画。他一页一页有耐心地翻看,看到张珣这里,还是眼前一亮。从太上皇传下来的科考制分为三门类别:一为帖经;二为策问;三为诗赋。帖经是用纸覆盖左右两边的字,中间隔开一行,另外裁纸帖盖,主考官在四书五经中节选段落,让考试者填写出其中内容。策问则是由当朝的问题为题,让考试者写作,诗赋亦是。到了先帝时期,为了变化,则由礼部安排,不经年将诗赋改成用篇、表、论、赞为体裁的杂文,也是作文章。但柏子青看来看去,还是觉得不论是立意还是文采,都是张珣的最佳了。尤其是那篇策问,实在有当朝有抱负者的宽宏思量。柏子青快速过一遍文章,再细细研读,手上握一只小笔也写的飞快。他几乎是一口气连写了十多条改革科举制度的建议,又从张珣那里挑了许多可用的,加以修改完善,工工整整地总结了三页纸,才终于放下笔,舒了一口气。他拿起桌上的纸,吹了吹微湿的墨迹,一旁的小九很是好奇的模样,也朝纸上看。“公子,您这是写的什么?”“没什么,一些建议罢了。”“建议?”“是啊,给赢粲的。”柏子青补充道,“他也许能用的着。”“所以刚才秦公公说您找皇上要这些东西,皇上又费了这么大功夫给您找这些东西……到头来您只是为了给他写建议?”柏子青笑了,“也不全算吧。”他对张珣还是有所疑虑,既然崔道融也没发现他与朝廷的官员或是与赢粲有什么牵连,他也便暂且相信。从文人的笔下去探寻一个人的内心,是最方便不过的事了。柏子青想到秦公公为难的脸色,这才想起一个人来,那就是礼部尚书纪仄。这个纪仄也有三个儿子,最小的那个姑且也算有过一面之缘,就是柏昀曾经的好友,那个从马上摔下来的纨绔少爷纪诂。虽然纪仄这三个儿子没一个有太大的出息,能光宗耀祖,但这位纪大人却是个人物。既能巧妙周旋在各部中,又能谁也不得罪,不依附谁也不被谁依附,关于科举的条例还年年能有新的招数上奏,也确实有些本领。柏舒与他说,最怕的其实并不是参与其中,而是严惩与株连。下属的问题,很有可能牵连上级。而同僚的问题,也不全然能证明你毫无关系。想来那官任仪制清吏司的秦升,也极有可能是无辜的。他醒来之时,入宫是既定的事实,长辈一代许下的诺言,他没法轻易推脱,也确实想看看什么是真相。赢粲从书房回来,刚踏入甘露殿,就见到柏子青举着东西从偏殿冲过来。“这给你。”赢粲看着兴高采烈的柏子青,抿了抿唇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