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 (第2/2页)
图书馆里借到了一本,中午休息的时候两个人坐在学校的楼梯间,他给奥列格悄悄念那些诗文一样美丽的句子。奥列格把书扯开,抓着他的头发按下脑袋狂热地亲吻;夏天的时候校服是衬衫短裤,上完体育课两个人躲在厕所里互相手yin,炽热的甜蜜的气息彼此交融。15岁的少年沉浸在纳斯金卡*美梦一般的爱情里。(*纳斯金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短篇的女主角,她日复一日等待着情人的到来,并向“幻想家”男主角倾吐自己的感情和幻想,她的幻想都充满美感。)但后来面临毕业,两个人志向不同,奥列格最终选择去列宁格勒的军校,尤拉考上莫斯科大学。两人不在同一个地方,感情慢慢就淡了下去,最终分手。大约人生就是这样,你遇到一个美好的人,彼此有过一段交往,然后又分开。尤拉偏着头慢慢把手上的看完。天色已经有些黯淡,他的目光落在窗外,天空透明度很高,戈壁是一种漂亮的金属灰色,它磨砂的质感平衡了灰度与亮度,在冷峻的天光下细小的颗粒状银斑如星辰闪烁。建筑物与植被的黑色轮廓相互勾套,远处有一座特别高的清真寺,圆形的屋顶上一根顶针刺破了最后一道余晖,锐利的冷芒灼伤人眼,人间此时别无暖色。“很美吧?”记者走进来说。尤拉愣了愣,点头,“它像个迷人的动物,原始却又神秘。”“是的。这就是阿富汗。”记者轻轻叹息,“我刚来的时候也被这里的美景震撼,它的外表和内在一样充满魅力。有时间我可以带你去这里大街小巷走走,或者去清真寺里看看,这些东方人的文化有很了不起的一面,玄妙而又丰富。”“你来这里多久了?”“两年零四个月又十一天。我是84年的春天来的。”“为什么会来?”“我是被坑来的。”记者苦笑,“有一天我看到公告栏里志愿前往前线支援的作家组中有我的名字,但我从来没有报名过。后来我知道派来的作家都是这样‘被志愿’到前线来的。”“就连柯木尔和吉拉也是吗?”记者表情诧异地说,“为什么说到他们?”“我到这里来是因为读了他们的文章,给我很大的激励,”尤拉说,“他们现在也在记者站?平时会经常出去吗?”记者皱了皱眉,轻轻叹了一口气,“不瞒你说,柯木尔在84年就去世了。”尤拉瞠目结舌,“你说什么?”“我忘了,这件事是不允许对国内公布的。但是战地记者和作家的死亡率比国内知道的要高得多得多。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不断每年都要派遣新人过来的原因。”记者抬起一只食指放在嘴唇上,“记得要保持缄默,不能说出去,要不然会影响民心。”“可那些陆续发回来的报道呢?难道是凭空捏造出来的不成?”“那些都是后来的新人模仿他们的风格代写的。”“这……”尤拉很难接受,“这有什么意义!人都死了!却还要利用他们的名字!”记者捂着他的嘴巴,“你小声点!这种事情不要到处宣扬。”尤拉深呼吸收敛了表情,心里却没那么平静。“习惯了就好。”记者拍拍他的肩膀,“在这里第一件事是习惯死人。以后你会理解那些士兵为什么脾气这么暴躁易怒,他们不仅要习惯看着身边的人死,还要习惯置人于死地,不是一件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