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85 (第2/2页)
国家的收支来计算攻伐的可行性,而至于尉缭,作为军事总指挥的他最后发言,但列出的优劣点确实最多的。而当所有条件罗列下来后,攻打百越的形势就很明了了:不容乐观。其实并不意外,事实上,历史上的秦国能打下百越已经算是开挂了,想想看隋炀帝,最后还不是活生生地被三征高丽给拖死了,甚至可以说,历史上的秦国境遇比当时的隋朝还要危险几分:隋朝的科举制致使士族不满,而秦国招惹的是整个贵族阶层;隋朝要征伐高丽,秦国要征服百越,还要面对匈奴;隋朝要修京杭大运河,而秦国不仅仅需要通过修筑灵渠和直道来保证南方的沟通和粮草供给,还要完成万里长城这项伟大的事业……况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修灵渠的难度可不比万里长城低。毕竟被后世所称赞的长城主要还是在明代修建的,与其说秦国修建了万里长城,倒不如说是秦国连出了一个万里长城——也就是将几百年来赵国、韩国、燕国、齐国陆陆续续修的土墙给连接起来。而灵渠面对的则是湘江与漓江之间,直线距离仅4.8公里,但足足有几百米的高低差,在如此大的差势下,船只根本无法运行。可以想象,对于两千年前的古代来说,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距离,至少当尉缭提出粮草问题时,根本没人敢想要把湘江和丽江给打通。但这就意味着几十万大军的粮食要通过陆路的方式运送到南方的丛林深处,而这也是甘罗提到的秦国要面临的劣势:后勤支出太大。历史上的秦国就是因为无法承担如此长时间长距离的后勤压力,转而硬着头皮开通了灵渠。但这也意味着秦国当时是一边修灵渠,一边打百越,而这九年漫长的时间里,秦国还怼天怼地地怼上了匈奴,结果又发现了严峻的后勤问题,于是在落入修灵渠的大坑的同时,秦国还走上了修了直道的不归路……也难为当时的嬴政扛住了这些压力,要知道将这其中的任何一项工程放到后世的大部分王朝里,都很有可能招致当场暴毙的可能性。而现在,在墨斗的引导下,后勤的问题已经慢慢浮现出水面,秦国只要做好做好相应的准备便可,然后原本还轻松快活的议事厅陷入了尴尬的沉默之中……这个问题超纲了。先不提根本没有人想到留一条水道的想法——湘江和漓江的高低差导致所有人都自然而然地掠过了将其打通的想法,而原本主持修建灵渠的禄还未被任命为监御史,也就是说这里也没有人有能力负责此事……吗?如果说历史上的秦国是一个bug般的存在的话,那么墨斗便是一个金手指,当两者相遇,除却世界本身死机,要么谁也阻挡不了奇迹的发生,墨斗既然能提出这个问题,就自然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把握。优劣点已经收集地差不多了,最主要的劣势就是在后勤补给上面,墨斗放下铅笔,正打算开口,结果一只手的出现打断了他接下来的动作:嬴政擦着墨斗的身子够到了那只还带着温热的笔,然后以不容分说的强势在一条条优的列点下,一笔一划地写上了墨斗的名字。秦国攻打百越的优势:墨斗。这下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