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5 (第2/2页)
现象,称之为“我太&祖有百折不挠之毅”。“实在是瞒不过殿下。”“朝鲜与我中华限山隔海,风殊俗异,皇爷爷顾念于此,才令你们遵从本国之习俗,册封不过虚名,不必如此。”这话祁元询说得,朝鲜人却应不得。李芳远忙道:“中原素为上国,以小事大,乃圣人之训,朝鲜小国,不敢不尊。”“难为你们儒学学得如此之好”,祁元询赞了一句,又道,“只是我听说朝鲜如今已有世子,乃遗德之幼弟?”祁元询这话一问出来,大周仪礼司同宴的官员们还好,也就是腹诽了一下,这所谓的听说不就是从光幕上看来的嘛,顶多在光幕信息出现后又去询问查证了一番。可是朝鲜使团便皆色变。太孙此问,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一方面看,便要牵扯到光幕言李芳远弑弟并逼凌君父之恶行,便是这方面不追究,也得质问朝鲜,何以口口声声称圣人之训,却连嫡长之制都不尊行。朝鲜此前知晓光幕存在,但主要是使团所言,离开了大周国土,便见不着了。可是到了宣武二十七年,朝鲜举国上下也能见到天上光幕了。不仅朝鲜,就连常有劫掠的倭寇,都对光幕见怪不怪,显然他们也能常看到。祁元询的问话,让朝鲜使团冷汗直下的同时,也在心里腹诽他的双标。光幕记载他们又不是没看过,这位太孙殿下他的亲爹,当今天子,在光幕记载中的夺位过程,也没比李芳远好到哪里去。可是这是宗主国,现在这位又是名正言顺继位的天子,谁敢拿他来举例子?而除去这一点,越过所有年长的儿子立幼子为储的李成桂,确实太不走寻常路了。若是李成桂拥有像宣武帝那样一力开国的莫大威望的话,想要立谁为储也完全是他自己可以决定的事。但是,李成桂是前朝权臣,是通过篡权而不是自己开创基业得到的国家。如此一来,他便不得不重视一些朝中重臣的意见,比之所有事情都可由自己随心所欲去裁决的开国之君,就略逊了一筹。这也就罢了,偏生就连朝鲜之创立,都并非李成桂一人之功,李芳远在其中出力不少,这也导致,李芳远拥有朝中诸多大臣的支持。朝鲜国中,储君确立之前,李芳远是拥有支持者最多的那位王子。李成桂因爱立幼子,朝鲜国中明里暗里不服的,多了去了。可是就算朝鲜国内暗潮汹涌,不服的人不少,面对祁元询这位上国皇子的问题,使团里的所有人,包括储君之位不翼而飞的李芳远,都是不好回答这个问题的。不好好回答,打个哈哈过去,大家还可能粉饰太平,可若是认真回答了这个问题,说李成桂做得没什么不对,那就是只将宗主国奉为圭臬的圣人之训当成表面,连嫡长之制都不遵循;若说李成桂的坏话,呵,不管消息能不能传回朝鲜国内,他们面上都不好看。能作为使团出使的都应当是国君信赖、有能力的人,就是这样的人,在宗主国的皇子面前诋毁主君,那朝鲜没有亡国简直是一个奇迹。而且他们这么做,只会让宗主国的人看不起。悖逆之人,就算再怎么有理,也是要被人唾弃的。是以李芳远只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