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 第35节 (第3/4页)
己膝盖上:“我跟长豫都说好了,明天就递奏表向陛下陈诉事衷。阿父一生只二子一女,长子殉国难,我兄妹亦克尽王事,不计生死,尤其山山少仕王廷,墨縗用兵,积年不曾享人伦之乐。如今边境稍安,请许山山招婿,留一子代理后事。” “会稽之任,山山就当休假,趁着这几年还太平,好好放松休息一下,以后还不知道要兴什么事。” 原本依偎在他怀里的王琅忽然推开他,看着自家兄长的双眼蹙眉道:“这可不行。今之会稽,昔之关中,我虽然不完全赞同晋元帝这句话,但会稽足食良守不假,我对这个地方是有规划的。” 王允之:“……” 这果然是他的亲meimei,突然一点也不担心了。 第59章 其钓维何(二) 王允之是个做事极其敏捷周到的人。 言下之意是一旦他决定接管, 旁人再插手很难起到任何助益。 士大夫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前两者于一日内往返数次完成,毋庸赘言。 纳吉是男方请人占卜合八字,并将占卜得到的吉兆告诉女方。 至于为什么占卜得到的是吉兆不是凶兆, 其实倒也不完全是在弄虚作假,真有卜婚卜出凶兆的, 只是概率很小, 而且卜者会给出相应的化解办法。比如唐太宗为女儿招驸马就曾经卜出凶兆, 解决办法是不在黄昏迎亲, 换到白天。王琅的婚事占卜没有横生枝节, 得到的结果是大吉。 纳征是男方家往女方家送聘礼,这件事对筹备已久的谢安而言不花任何时间,唯一的争议在于该不该由男方家下聘。 此前天子已经下诏, 特许王琅仪同官身,也就是允许她以官员的身份使用礼仪。谢安自己是白身,但他父亲是吏部尚书, 位在诸曹尚书之首, 王家给出的条件是比照臣子尚主之例让步, 不言嫁娶,只言婚姻, 男女双方各住各家, 需要相见的时候自去府中相见,聘礼照给, 嫁妆照出, 夫妻交拜改成同时下拜, 见舅姑四拜不变, 舅姑也不用回拜, 诚意给的很足, 勉强算双方都能接受,于是接受谢家聘礼。 请期是询问女方家占卜得到几个吉日之中,哪天适合迎亲。谢安为此写了一封特别假惺惺的信,让王家人笑了几天。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春雨绵绵,辙中鲋其安乎。婚姻大事,可细细妆矣。” 春天雨水绵绵,困在车辙中快枯死的鲋鱼恐怕该安心了吧。婚姻是人生大事,可以仔细地梳妆打扮,不用着急。 乍看起来是让女方随意挑选时日,无须着急。但他单名一个“安”字,句子也就成了一句双关语,意思转变成“困在车辙里的鲋鱼恐怕就是我谢安吧?你如果春天里不能嫁过来,夏天就要到枯鱼之肆里找我了。” 这个笑话先是娱乐了王家人,继而娱乐了建康士人,最后连唐人宋人都忍俊不禁,写诗作词屡屡用典: “堪笑谢郎请期,催妆还道细细,强假鲋鱼口。” 王琅笑完之后如他所愿地选择了最近的婚期——其实她也快到赴任时间,再拖延下去只能赴任地会稽结婚,爱看热闹的建康人肯定要闹事——接下来就是等待亲迎吉日到来。 前面几件事基本都由王允之一手包办,等亲迎更无事可做,于是王琅赫然发现,自己竟成了这桩婚事里最闲的一个人,订婚前在做什么,现在还在做什么,半点事务都没增加。她的唯一一个有意义建言是要求婚礼前一日让自家人去谢家布置新房,也就是连司马光都赞同加入婚嫁礼仪中的唐宋习俗铺房——她觉得这算中古婚俗里对女方家比较有用的一个习俗。 三月初三,上巳祓禊,亦是卜者卜出的亲迎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