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 (第2/2页)
好意思,又麻烦你把攸宁给送过来了!”两只手还不停的搓着,被张氏瞧见,又有些不好意思的收回了手,那张氏见状,不由的关怀道,“可是最近没有休息好?”郑氏还未回答,便听攸宁闷闷不乐的道,“这些天,我娘总是在不停的刺绣,”郑氏听了攸宁的话,心中对于他有着万分的歉意,可是想到王氏,她又压住了那些小情绪,更何况,昨夜因为刺绣的事情,顾家大伯还跟王氏吵了一架。顾梦来见王氏总是不停的安排郑氏绣东西,便说了几句,可是不知王氏是不是心情不好,一向温善和气的她,又回了顾梦来几句,两人说着说着差点吵了起来,她出言相劝,反而又被搅和进去了,直到攸宁从童家回来,两人才停了下来。今日早上见他二人和好如初,她才放下心来,却也不愿再提这刺绣之事。张氏又劝了几句郑氏,然后说明了来意,那郑氏一听,忽然来了精神,说着这会也可以去学堂看看,于是,张氏和郑氏带着德言攸宁顺着天华街,穿过了清晖桥、广北桥,又复复转转的转了两个弯,这才来到了随州学堂。此时郑氏来到随州已有月余,这是第一次出来闲走,眼前的繁华景致如走马观花一般,看的她心情渐好,那种压抑在内心的坏情绪也消散不少。然后她远远的便瞧见了一个匾额挂在了随州学堂的正门上,“耕亲孝友”,苍劲的四个大字,可以看出提笔着的书法的深厚功底,张氏见她望着那匾额愣神,便解释道,“这个匾额是沈家老爷沈香亲笔书写的!”郑氏没有说话,只是笑了一笑,那德言已经欢快的拉着攸宁进去了。然后顺着正门走了进去,看到眼前一景,郑氏又是一愣。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往里则是大院,有大株玉兰兼着银杏树。右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院前,盘旋竹下而出,直到那四五间的学房前,虽是学堂,却有着曲高和寡的高贵。第11章第十一章静好随州学堂当初为沈家所建的一所私学,后来沈香学了孔夫子的杏坛授学,而逐渐广收随州城内的普通人家子弟,只要上交很少的束修,便可以在随州学堂读书,学堂订立学规,凡讲课、考试、劝督、赏罚,皆有立法;休假、探亲时间,亦有规定,如今随州学堂有教学三名,学童二十余位。当年□□皇帝深知“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而后“杯酒释兵权”,此后,宋朝开始盛行读书风气,妇孺皆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景德元年,真宗皇帝与辽军签订澶渊之盟之后,结束了长达25年的宋辽战争局面,宋朝百姓休养生息,经济稳步上升,首要功臣便是文官宰相寇准,而后,真宗皇帝依照先祖的举措,“重文轻武”,并做了一首,鼓励学童考取功名,忠孝朝廷。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这首劝学诗便篆刻在了随州学堂的正墙上,每一个学童都须做到耳熟能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