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2章 番外四学子篇 (第3/4页)
方罢。”轮到了孟为,孟为笑道:“我就过来看看您。”宋问挥手:“一边去。”孟为笑容一收,黯然神伤。梁仲彦:“想问问先生,农作的事情。”宋问点头说:“江南这边农业较为发达,你可以随我下地多逛逛。这边有个叫牛二的人,他虽然没念过书,但是对作物很有天赋。我与他接出了一些新的抗冻植株,易成活,产量也高。或许,能带到北方种植。”梁仲彦一时大喜。“还有一些农作的技巧,你也可以试试。”宋问说,“余杭这边开出了数亩专门实验的田地,你也可以去尝试尝试。”梁仲彦:“谢先生。”冯文述上前道:“想问先生户部的事情。”“哟。”宋问挤眉弄眼,“我就说你适合户部。”冯文述连声叫苦。宋问玩笑两句,说道:“户部的事情太宽泛了。经济是一国血脉,错综复杂。快了不行,慢了没用。这个一时不好说,你跟着我再看看吧。”冯文述匆忙点头。宋问将头转向丁有铭。这小子从怀里掏出一张纸,笑眯眯的凑过来道:“先生,这是我父亲嘱托我来问您的。想问问你,对水利的事情有什么看法。”那上面是运河的设计图纸船闸,已经具有二斗门复闸的雏形,宋问有些吃惊,又觉得工部技术一把手不愧是一把手,点头道:“可以的。很好。”治理河道,还可以提高运河能力。“好勒!”丁有铭收起图纸,又说:“先生,我想学算科!”宋问:“准。”最后一位还剩李洵。宋问对李洵道:“你没有什么值得我担心的。在御史台任职,要做到心志坚韧,己身端正。不要过刚,但是也不要圆滑。凡事可以都学一点,对你断案也有好处。不一定就什么时候用上了。你要学的事情其实是最多的。”李洵:“学生受教。”众生一起盯着她。尤其是王家小郎,切实震惊了。有人能三言两语,就结局这些百年难解的谜题吗?这些众臣都要头疼烦恼的问题,在她这里,似乎就是随口一句的事情。他从来只听说过宋问的名声,却没有亲自讨教过。纵然王义廷对她多有推崇,也是或多或少有些疑虑。看她这样胸有成竹的模样,真的是被惊骇到了。待她真正授学以后,再看看吧。其余几位学子,不知该作何感想,却长长舒了口气。先生还是先生,依旧无所不知,依旧潇洒自在。天地间有能绊倒她的事情吗?似乎没有。每每觉得自己离她又进一步的时候,才发现先生站在更高的地方,才发现自己路远且长。为何她就能懂的那么多呢?天底下为何会有宋问这样的人呢?宋问却没在意他们在想什么,粗略了解几人的需求和问题后,在腹中措辞片刻,开始简单的评价。宋问敲着扇子道:“其实,为官办事,重要的还是看民。多数人的问题,就是你们的问题。譬如吏部。”王家小郎挺起胸膛,听她说下去。宋问说:“科考的问题,并不是最大的问题。科举折射出的还是教育问题。寒门子弟上不了学,或是上学了,得不到教育,学不到更高层的东西,导致寒门子弟考不过官宦子弟。一是朝廷扶持的学院太少了,二是要上学所需的花费太重了。三是科举本身对寒门子弟的不公平录用,让百姓生怯,寒心。而科举招收到的学子,总是不适合各部,不大适合为官,说明科考的内容,和为官所需的技术,大相径庭,并不好。问题知道了,怎么会不知道怎么解决呢?”王家小郎点头。宋问:“我知道,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但是,不能因为它难,你们就却步。就算是慢,你们也要让百姓看见你们的努力,才会慢慢进步。改变有时候很慢,有时候却是很快的。我想没有什么,是全大梁百姓都想做,结果却做不成的事情。”“户部,冯文述同学,你总是不喜欢和数字打交道,但是我告诉你,数字并不枯燥,相反它很精明。因为百姓就是靠这个赚钱的。”宋问说,“你也不要觉得户部做的做好算账就好了,户部要做的是维护。譬如先前米价的事情。百姓感觉不到吗?他们知道,但是能做事的还是你们。”冯文述正色道:“是。”宋问挽起袖子激动道:“我给你推荐一个,我希望你们放开夜市。没有夜